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

回應:「高中歷史新課綱中國史的部份為何這麼少?」

事由:
最近 [ 2008年8至9月間 ] 有人質疑高中歷史科新課綱,認為有關中國史的部份太少了,對於這個問題,雖然我曾經在幾次公開場合中口頭說明過了,但是還有些人不甚了解,為此我寫下了幾點說明。

說明:
1.新修訂高中歷史課綱之修訂,除了經本科課網委員多次會議、研商、集思廣益外,也依照程序舉辦公聽會、上網徵求意見、焦點會議、說明會,並經由上級單位聯席會議審查通過,足見本新課綱絕非少數個人之意識所決定。

2.本新課綱重視幾項原則:
a.歷史知識的宏觀性及其架構之週延性,因此設計課綱時,必須將高一、高二「必修歷史」的四個學期做整體考量,甚至高三「選修歷史」的兩個學期也併同思考。換言之,評量任何歷史領域(如中國史)或任何重要歷史問題(如佛教的興起和傳播)時,不宜只從冊數或頁數的多寡來評量。本新課綱「必修歷史」中的中國史部分,表面上看起來僅有一冊,因此有些人質疑它的份量太少了。其實,除了高一下有一冊「中國史」,高二「世界史」上下兩冊中也含有不少中國史的內容,例如:在「哲學突破」一節中,將先秦思想(特別是儒家)與同時代的釋迦牟尼、希臘哲學家並列,一同討論;又如:在「佛教傳播」一節中,不只敘述佛教如何傳入中國,而且也分析中國佛教的特色及其如何外傳韓國、日本和越南等地。諸如此類的撰寫方式,其目的即在擺脫「歐洲中心論」的世界史觀。台灣歷史教科書在一綱一本的時代,長期都以「歐洲中心論」書寫世界史,不僅內容缺乏中國史,連歷史解釋也沒有將中國史納入。為了糾正這種謬見,新課綱中引進大量非西方世界的歷史,尤其中國史的部分。由於這種新的書寫方式,使得在世界史觀的解釋上,中國自古以來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也得以彰顯。基於這項原則,新課綱中,無論以「量」(篇幅多寡)或以「質」(歷史解釋)來衡量都不嫌少。

b.臺灣史,中國史及世界史的課綱及其撰寫在授課時數的考量下,本著「略古評今」、「結構完整」、「影響深遠」等幾項方針。然而所謂「略古」並非一味減少西元一五○○之前的歷史,而是在考慮「結構完整」及「影響深遠」時,必要時對古代中國部分知識也特別著墨。只是歷史知識繁多,孰重孰輕,如何挑選,難免見仁見智,這也是有些人對課綱質疑的原因所在。

c.為了讓授課教師及學生有較多的學習自主權,每冊的教學單元以十二週(教學時數)為原則,剩餘的時間,由各校教師彈性運用,除了課堂測驗外,也可以舉辦小型討論或補充性之教學。因此之故,新課綱表面上的內容似乎縮減了,其實「歷史留白」之處正是新課綱的特色之一,教師假設覺得應該補充哪些重要的中國史知識,可以自行補充。畢竟教科書只是一種教材,但並非唯一的,新課綱中已充分說明「歷史留白」(即教學建議單元)的意義,中學教師如善於利用,相信可發揮其特色。基於這項原則,中國史教學內容仍有擴充的空間。

3.為了加強歷史教學的核心目標(即提升歷史思維的能力)和中國史的知識,「選修歷史」採專題式。新課綱中,七個專題中有五個主題直接與中國史有關(即「儒家思想」、「道教」、「醫療與社會文化」、「日常生活與大眾文化」、「華僑」),另外兩個專題(即「歷史的反思」、「歷史文本的賞析」)其內容還可以吸納有關中國史學思想和史學名著的知識。總而言之,本新課綱中有關中國史的部分就整體而論,在「量」的方面應已足夠,同時也配合了實際授課時數。在「質」的方面加強歷史解釋的連貫性,尤其擺脫「歐洲中心論」,讓中國史在世界史中之地位得以突顯,同時迎接「全球化」的來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