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

961125世界史第三冊0800回覆

問題1:
page.167,圖III-3-22,「占婆」確定為紫色的回教地區嗎?老師之前的認知為佛教地區。
回覆:
關於此圖老師您的質疑是合理的,由於這張地圖的原本出處來源有待追查,因此現在無法直接回覆給您;但可於上課時告知學生占婆未必有伊斯蘭教的傳入。感謝老師的指教,查明後將於下版更正。謝謝!

問題2:
page.116,中有提到文化成就的內容,各方面都有著墨,但卻未提到文學相關作品,老師建議可加入「1001夜」「天方夜譚」等神話。
回覆:
感謝老師的建議,將於下版列入參考。謝謝您的使用回饋!

2007年11月7日 星期三

如何引導「建議的單元」的「問題與討論」:以單元之一為實例

周樑楷
2007.11


一、前言

龍騰版《世界史(上下冊)》非常重視「歷史的留白」,一方面希望教學時這個單元能充份發揮正面的效果,達到既定的目標,但是另方面也深恐流於形式,或者走調、變了質。

按理,所謂「留白」就應徹底一點,不要沾上任何筆墨,完全讓教師門自由運作。不過,由於無前例可循,有些教師難免有些徬徨,所以在課本的每一章之中還設計了「建議的單元」,提供給教師們參考,至於是否完全照著課本講解?當然大可不必,一切請教師自主。

在「建議的單元」中包含「問題與討論」,教師可以參考這些「問題」,配合該「單元」中的課文與學生共同討論。討論時,教師只要負責引導和啟發的角色,由學生們主動回答,有時候採分組討論也是可行。至於答案則採開放式的,不必有標準的答案,更不必完全按照課文中的說法。其實,我相信同學們一定有某些特殊的見解,教師對於提出特殊見解的學生,應該不惜贊賞鼓勵之詞,即使「答錯」了,與「問題」太離譜了,只要學生是用心想出來的,不是即興胡謅的,教師也應給予適當的肯定,因為他(她)的用心就是個「good try」。求學認知的過程總是在「try and error」中不斷前進,我們這個單元的教學就應該展現這種精神,不知各位教師是否以為然?
以上說的是,如何引導「建議的單元」及其「問題與討論」的大原則。我不想再引經據典,或藉用任何理論觀點長篇大論一番,因為這個大原則各位教師已經都懂得的,我們只要實際操作就是了。現在我想按照各個「建議的單元」的進度,參與這些「問題」的討論,希望有興趣的人不僅在教室裡,而且也在我個人網頁的討論裡,不斷交流溝通。




二、「建議的單元之一」:「問題與討論」

1. 這個單元總共有三個「問題」,第一題是:

高中生為什麼要學世界史?請談你個人的看法?


課文裡所以設計這個「問題」,其實是為了去除學生或家長們心中的一項質疑:高中生在國中時代曾經學習過世界史了,為什麼到了高中還要再談一次?真的有必要嗎?

我個人的理由有二:(1)除了得知更多有關世界史的史實及更有系統的世界史觀,更重要的是(2)為了提升認知的能力。在課文中,我已經解釋:

好奇心和求知慾往往隨著年齡和認知能力發展而改變。從國中到高中,每個人的理性思維明顯地增強,同時分析和抽象的能力也形成了。學習歷史的時候,高中生應該可以運用「綜合性的理解」,了解所謂「時代演變的趨勢」,同時也懂得「創造的變化」,能將歷史當作寶貴的「文化遺產」(或文化資產)(cultural heritage),吸取有形或無形的素材,化腐朽為神奇,融入現代的生活裡。

除了「綜合性的理解」和「創造性的轉化」,人們的眼光也不應自囿於一隅,或者沉溺在自我本位裡。研讀世界史按理最能拓展個人的視野。二十一世紀裡,交通和資訊快速發展,全世界勢必形同一個網絡或地球村;而臺灣也將日漸開放,深化民主,與世界新趨勢合流。高中生即將成年,按理應該開始建構自己的世界觀。世界史這門課的教育目標,毫無疑問的,就是提供這種學習、討論的場域。但是,世界史既不同於百科全書,也不是一味的填鴨年代、記憶一大堆繁瑣的史實。世界史的知識需要經過選擇,呈現一套脈絡清晰的世界觀,並且配合有限的學習時間。這一套世界史分上下兩冊,編寫的原則:上冊從遠古時代敘述到西元一千八百年左右,注重培養學生「創造的轉化」能力,強調人人應多多反思世界上的「文化遺產」對我們有哪些影響。下冊從一千八百年左右敘述到當今,有意開發學生「綜合性的理解」能力,從各種「時代演變的趨勢」進一步了解「近代世界的形成」。《世界史,上冊》

以上我個人的說法可能連帶產生幾個更困難、更抽象的問題,那就是:


什麼是「歷史意識」?什麼是「綜合性的理解」?
什麼是「創造的轉化」?


這些問題都直接涉及課綱中所列的「核心能力」,同時有與考試評量有關,茲事體大,請容我在近日內另文討論,但請記得高中生學習世界史是為了階段的目標而設的。


2. 第二題其實包含三個問題,首先是:


從網路或是其他資料查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ited National Educational,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,簡稱UNESCO)為什麼設立世界文化遺產(World cultural Heritage)維護辦法?


這個問題應指定學生自己查尋資料,教師頂多告訴學生從哪裡找資料就夠了,至於用什麼關鍵詞也應讓學生先動手試試。(從Google,按「世界遺產」可能最快捷)不過,找到資料以後,應該仔細閱讀及留意:聯合國為何通過世界文化遺產的維護法?其過程如何?所謂「世界遺產」又分哪幾個大項目?簡單地講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最大宗旨,就是為了「保存」或「保護」人類及自然的重要遺跡和遺產。然而,應注意的是,這些遺跡或遺產,不一定代表人類文化的「光明面」或「正面意義」。前不久(2007年九月底)我到波蘭奧斯維辛(Auschwitz)參觀第二次大戰納粹政權所設立的集中營,親眼目睹了種族屠殺「大浩劫」(Holocaust)的現場。(如下圖,圖左為大浩劫的毒氣室及焚化爐;圖中奧斯維辛集中營正門;圖下為1979年奧斯維辛集中營列為UNESCO 的「世界文化遺產」,圖中上方為世界文化遺產認定的logo。 )這個地方已被UNESCO列為「世界文化遺產」,除了合乎「保存」現場的宗旨外,更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供後人引以為誡。














其次,第二題又繼續追問:


從「文化遺產」的角度討論學習歷史的意義?說明「古」、「今」之間的關係?

這兩個問題其實彼此扣緊在一起的,應該當作一個問題同時回答。我個人的想法是:
a. 課本中所謂的「文化遺產」,不是狹義的,指由UNESCO認定的才算數。「文化遺產」可以當作廣義講,凡是過去的、有形或無形的、人類活動的展現成果,只要其中的某個素材經後人繼承、模仿或轉化(transformed),為後人所用,都可說為「文化遺產」。
b. 依照上述廣義的說法,所謂「文化遺產」,重要在於它與後人之間有種特定關係,那就是以後人的立場,有「選擇性的」、「有目的性的」、「有現實性的」而對過去人類活動的種種展現成果。簡單地說,學習歷史,「古」「今」之間應該是連線的,而不是純粹為歷史而歷史。這也是人們所說的,學歷史要有「問題意識」或「現實意識」。而「歷史」是「古」的話,「問題意識」及「現實意識」就是「今」。
c. 從b.的說法,可能有人追問:那麼如何保持學習歷史的客觀性和中立化?同時又如何防止歷史被濫用(abuse)了?這是個好問題,但很難一言以蔽之,尤其無法完全杜絕歷史之主觀和被濫用。我只能簡單地告訴自己和學生,時時提高警覺。但是,我們不能因噎廢食,忽略了「文化遺產」的正面價值。即使自然科學的研究,只要涉及現實或實用,也難免產生類似的情形。
總而言之,大家利用這個討論的機會,動動討腦筋吧!


3. 第三個題目是:

自古以來有許多種世界史的分期法,請你討論其中幾種的得失在哪裡?並且從「歷史的分期法」討論人們的「史觀」與「時間」有什麼關係?

由於課本中上下冊中九個「建議的單元」都以「時間與歷史」為主軸,而其中第一個單元也屬於上、下兩冊的「導論」,所以我藉此機會先說明(1)研究歷史為何要採取「分期法」?(2)我個人對世界史的「分期法」是怎樣的?並列圖表說明 [ 圖表請參閱:http://myweb.fcu.edu.tw/~t91093/2/paper1/0ther/4-1.jpg ] 。

以上三個問題都是大題目,學校授課時間有限,所以就師可以擇一討論就可以了,或者分三組討論進行也是個辦法。

教師引導這個題目不妨從分期法的主觀性討論所謂的得失,為了舉實例,或許可參考龍騰版《世界文化歷史篇(上冊)》(依88課綱而編寫的)第一章的部份(pp. 7-11),必要時可影印成講義。大家千萬不要死背各種世界分期法中的「年代」,但應瞭解:分期法中的時間、時段、年代,並非純客觀的,其背後都來自學者們個人的史觀,多少會有主觀的成份。而每位學生也應嘗試著建構自己的史觀,以及自己對「台灣史」、「中國史」或「世界史」的分期法。「試著做」,這才是我們教養下一代的最大前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