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6月15日 星期一

9805歷史第四冊0800

1.《歷史4》,頁30,12~16行,
課文提到:中古末期以來,一方面由於人口增加,土地面積的使用提高,另方面由於部分農民轉業並且遷移到城市居住, 於是像鄉紳這種在地方上擁有政治及經濟實力的人,便利用機會併購公地或小自耕農的土地,然後圈圍成大農場。
疑問:是否應是鄉紳透過一些管道去取得公地或小自耕農土地,而使部分農民半被迫轉業與遷移到城市居住。課文的因果關係是否相反了?(中崙高中/陸淑慧老師)

回答:
嚴格地說,有關西方中古末期圈地運動的歷史是非常複雜的,課本中難免有簡化的現象。課本的前後脈絡中是為了強調鄉紳如何擴大其土地,至於農民遷徙到都市的原因有多種,他們並非只是被動者,這個時候正是商業興起、都市正在形成之中。
您的考量其實非常有意義,但是在中學教育中實在無法求全。告訴學生事情的現象本來是非常複雜的,但不必詳細描寫如何的複雜,不然授課的時間可能不夠用。-

2.《歷史4》,頁101,倒數第二行,
課文提到:一九一五年五月,義大利受到英、美等國的利誘,與協約國合作,對抗德國與奧國。
疑問:文中的美國是否應改為法國?(三重高中/張文貞老師)

回答:
經查閱歷史第四冊100頁至102頁並沒有您所說的那一段話。

3.《選修歷史(下)》,頁127提到當地婦女正從事於口傳歷史。
提問:想了解婦女口譯的背景及原因,以方便講述。(師大附中/陳瑞玲老師)

回答:
太平洋地區南島語族多半屬於女性社會,她們之中有的負責「靈媒」的工作,同時也擔任口傳歷史(oral tradition)。“oral tradition”有人又譯為「口傳文學」。然而要留意口傳歷史是歷代相傳由專人負責,是項非常神聖的工作,口傳歷史和今天人們所從事的口述歷史(oral interview)並不相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