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8月30日 星期日

文明與歷史的反思:談高中及大學「世界史」/「文明史」的教學

周樑楷 初擬2009.06.02/修訂2009.08.22

整整二十年來,台灣的「世界史」教育除了有意提升學生的歷史意識,也積極擺脫歐洲中心論,以便重構嶄新的世界史觀及其歷史分期。雖然大家的努力還未合乎理想,但已有了部份的成就,與二十年前相比可謂大不相同。這的確是大家值得欣慰的。

可是,目前還有更基本的問題需要我們再反思和再突破,否則總是美中不足,不無遺憾。首先想提問的是:


什麼是文明(civilization)?

什麼是現代文明(modern civilization)?從什麼時候談起?現代文明應具有哪些現代性(modernity)?


面對古代文明,尤其所謂的「四大古文明」,除了講述他們種種令人咋舌的成就,我們如何彰顯在當時的權力結構下,弱勢者的種種遭遇?他們的悲泣和吶喊如何讓我們的學生感受得到?

面對現代文明,人們追求的目標又是什麼?為什麼反而有許多人更加困惑、焦慮、疏離和失落?現代性反而導致了哪些毛病?

其實自古以來,所有的大思想家、宗教家、政治家的終極關懷都是一致的。暫且用個簡要的名詞來說,那就是「文明的理想」。我試著說明「文明的理想」的「普世意義」是什麼?「文明的理想」按理應該沒有古典的或現代的區別,也不必強說東方的或西方的,否則就違背了「普世的意義」。我將從世界史的角度反思人類的「文明的理想」,並且建議從「文明的理想」論述世界史,再次突破我們的「世界史」教育。

2009年6月15日 星期一

9805歷史第四冊0800

1.《歷史4》,頁30,12~16行,
課文提到:中古末期以來,一方面由於人口增加,土地面積的使用提高,另方面由於部分農民轉業並且遷移到城市居住, 於是像鄉紳這種在地方上擁有政治及經濟實力的人,便利用機會併購公地或小自耕農的土地,然後圈圍成大農場。
疑問:是否應是鄉紳透過一些管道去取得公地或小自耕農土地,而使部分農民半被迫轉業與遷移到城市居住。課文的因果關係是否相反了?(中崙高中/陸淑慧老師)

回答:
嚴格地說,有關西方中古末期圈地運動的歷史是非常複雜的,課本中難免有簡化的現象。課本的前後脈絡中是為了強調鄉紳如何擴大其土地,至於農民遷徙到都市的原因有多種,他們並非只是被動者,這個時候正是商業興起、都市正在形成之中。
您的考量其實非常有意義,但是在中學教育中實在無法求全。告訴學生事情的現象本來是非常複雜的,但不必詳細描寫如何的複雜,不然授課的時間可能不夠用。-

2.《歷史4》,頁101,倒數第二行,
課文提到:一九一五年五月,義大利受到英、美等國的利誘,與協約國合作,對抗德國與奧國。
疑問:文中的美國是否應改為法國?(三重高中/張文貞老師)

回答:
經查閱歷史第四冊100頁至102頁並沒有您所說的那一段話。

3.《選修歷史(下)》,頁127提到當地婦女正從事於口傳歷史。
提問:想了解婦女口譯的背景及原因,以方便講述。(師大附中/陳瑞玲老師)

回答:
太平洋地區南島語族多半屬於女性社會,她們之中有的負責「靈媒」的工作,同時也擔任口傳歷史(oral tradition)。“oral tradition”有人又譯為「口傳文學」。然而要留意口傳歷史是歷代相傳由專人負責,是項非常神聖的工作,口傳歷史和今天人們所從事的口述歷史(oral interview)並不相同。